面對AI世代的來臨,未來世界與生活將帶來巨大的改變,
如何培養孩子迎向改變、主導未來,成為12年國教的新方向。
新課綱裡著重在培養STEAM新素養,讓孩子成為科技與人文素養兼備的人才。
而究竟STEAM是什麼呢?
STEAM 教育由五個單字組成,分別是
Science ( 科學 )、Technology ( 技術 )、Engineering ( 工程 )、Arts ( 藝術 ) 和 Mathematics ( 數學 ),
所以一般也會將 STEAM 教育稱作「跨學科教育」。
和傳統教育不同,STEAM 教育強調的是「動手做」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動手做的過程中,可以提升孩子的觀察、分辨以及判斷能力,
且Arts ( 藝術 ) 的加入,讓學習更加完整,
除創造、發明更連結人的溫度和關懷,落實問題解決。
最近倆兄弟最愛的Shifu – PLUGO互動式益智教具組 數學計算正是實踐STEAM精神所設計出的玩具。
PLUGO互動式益智教具組共有5種主題模組,
分別為數學計算、邏輯思考、樂器曲調、投石機以及英文字母,
適合4歲以上至10歲的孩子使用。
考量麻糬學校正在教珠心算,而他也對數學頗有興趣,
因此優先選擇了Count數學計算模組讓他學習。
這個組合裡含有數學計算模組1組及遊戲板1個,
當然,PLUGO的5種主題模組均有單獨販售,
遊戲板只需購入1個,各模組皆可通用。
Count數學計算模組中包含了快速入門指南1份、
Count Spike(孩子們稱它為小黃怪)1個、0-9數字2組、算術運算符號(+-×/)4個。
數字及運算符號的中間有洞,
正好可以放入小黃怪的頭上3根凸起物,並依此來作答。
購買及安裝前需先確認其硬體需求是否符合,
不過像我家裡已經7、8年的iPad Mini 3也可以用,
所以硬體需求應該無需到很新的才能用(詳細規格請參考上圖)。
使用前則需先幫平板下載APP並安裝。
安裝後將平板裝夾在PLUGO互動益智教具組遊戲板的架子上,
再將小黃怪放在遊戲模組的區域裡,校準後,操作動作就會反應在APP上囉!
剛開始始用前可以先設定孩子年齡、使用語言等資料。
PLUGO互動式益智教具組是一款成長型遊戲教具組,
遊戲難易度會可以依孩子的年齡、程度而調整,
另外,如果家裡有2個小孩以上,也可以建立多組孩童帳號,
讓孩子選擇自己的帳號,玩適合他年紀的題目。
語言的部分更有多達16種語言可以選擇,
一開始我設定了繁體中文,後來發現改用英文版孩子們一樣會使用,
而且還可以從遊戲中學到英文,真的是一舉兩得!
都設定好之後,接下來就進入主題模組的畫面,
而數學計算模組就是選第一個Count。
進入有會看到5種情境選擇,每種情境都有其故事,
孩子可以依故事情節一關一關的解題,很像在玩闖關遊戲那樣。
每種情境裡還有難易度之分,第一個大關卡過完,會再有下一個關卡,
5種情境共有超過250題的益智題庫,
讓孩子從遊戲中練習數學運算、理解能力及邏輯推理,培養孩子的數感能力。
第一個情境是太空飛行,每答對一題,就會飛向下一顆星球。
有聲音、有畫面,對孩子來說非常吸睛,
雙寶第一次玩就玩到欲罷不能,一直想看下一個關卡是什麼?
我先調整6歲的難度給大寶玩,這個程度對有學過心算的他來說還蠻輕易的,
弟弟也能一起玩,只是有些題目他還不會,需要哥哥來幫忙。
這個關卡是幫助小狐狸回家,每答對一題,就能獲得1顆星星能量。
題目大約是問最大數字或最小數字?哪一個數字比較大或哪一個數字比較小?
或者,這組數字中哪個數字遺失了呢?
另外還有奇數、偶數的認識以及簡單的加法、減法,
類似的題目會不斷重複出現,孩子一次不會、二次熟悉,
到第三次無需解釋已能自行作答,這些都是學習、進步的過程,
當孩子練習到一定的程度後,也可以增加難度,激發孩子的挑戰慾!
遊戲中的題目都會唸出來,畫面上也有文字,
孩子們看不懂文字可以用聽的(選擇英文版正好訓練孩子們的聽力),
爸爸媽媽無需緊跟在一旁唸題目,孩子就可以自行學習,這一點真的很棒!
孩子們在遊戲的同時,也十分融入情境裡,
每答對一題,飛寶就會跟著裡頭的小怪獸跳舞,超可愛的!
PLUGO互動式益智教具組是一款非常值得推薦的益智桌遊!
顛覆我們傳統的學習方式,是結合實體和數位的學習,
讓孩子透過親手操作、手眼併用,同時還搭配了聲音傳達,加深孩子的學習印象,
在快樂中學習、也讓學習效果加倍!
老實說,以前我在煮飯、洗碗時,
孩子們一沒人陪伴很容易就會要求看電視或看平版(在幼兒園功課都複習完後),
當下因為沒辦法通常只能同意,並要求幾分鐘後就得休息。
但這並不是我所樂見的!
每次都氣自己時間總是不夠用、恨不得多出幾雙手來,
就是希望孩子們遠離沒有意義的卡通或電視節目。
直到最近接觸了Shifu,它不止能吸引孩子的目光,讓孩子願意主動使用它,
從遊戲中激發孩子的無限潛能!讓孩子的「螢幕時間」變得更有意義!
本文皆為本人親自試用過後的體驗心得(非商業性質)僅供參考。產品成分及功效說明,引用商品或官網(含粉絲團)所載,不等於宣稱具有療效,每個人使用習慣、體質膚質不同,實際效果依每人體驗為主。